台北│8號

過了很久…   也許我們很久不曾相見,但卻未曾遺忘。

這棟老屋,是陳奶奶婚後與丈夫因工作關係,移居北部時購買的。在屋內的每個角落,刻畫著陳奶奶與小孩的生活回憶,隨著小孩的成長變動,陳奶奶一家也搬離了這棟屋子。

60年透天

在這一次的60年老屋改造,我們遇到了許多問題
. 建築物殘破不堪,結構損壞
. 透天中間戶,如何在不影響鄰居的情況下安全改造
. 改造過程中,防止鄰居壁面倒塌
. 巷弄過於狹小
. 需復水復電

舊屋翻新
建築物破損

這棟建築是屬於早期「加強磚造」工法,構造主體為磚造,牆壁為垂直載重。也因巷口太過狹宅,透天中間戶 ,所以無法水泥車灌注,經由討論後決定採用鋼構補強。我們新增H型鋼鋼樑,並以化學錨栓固定於結構體上,在樓板下方增設鋼小樑,提高整體結構體強度。

在整建時,我們面臨了H型鋼地基滲水,也由於隔壁鄰居樓板壁面水泥已沒有防水作用,故由共用壁的縫隙中滲水過來,所以我們也必須加強內部壁面的防水工程。

H型鋼鋼樑
鋼構補強

在室內的裝修上我們展現鋼構的工業感,不刻意包覆,並且加入木紋元素平衡鋼的鋼硬感。會議桌旁的活動滑軌,結合了白板書寫功能及投影機背板功能,增使用上的靈活度。二樓設計為開放式的活動場地,可舉辦講座、會議,天花板也加裝可調式橫桿功能,可作為攝影棚使用。

商務共享中心

在外觀上我們延續建築物的歷史回憶,沒作太大的改變,利用方型小磁磚去凸顯屋子的小巧可愛,圍牆上帶有板岩特色的瓷磚營造出淡淡的日式風味。在庭院的景觀佈置有著屋主爸爸特地從高雄帶到台北移植的七里香,養著水生植物與小魚的魚缸,壁面上垂吊的植物吊盆,為新空間加入想像與活力。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